赋能设计,启幕未来:2025IDF中外设计师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25年3月31日,由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 IDF中外设计师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E1馆论坛区圆满落幕。今年论坛以“生态·共融”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设计师、房地产开发集团代表和酒店管理公司代表等云集上海参与论坛。

短短一天,十多位重磅嘉宾轮番上台,共同探讨可持续设计应用于城市更新、度假生活、生态融合营建等领域的案例。这场跨领域的思想盛宴为行业转型注入强劲动能,为上海这座东方之城标注了通往绿色未来的崭新坐标。

01 百家争鸣,智汇领潮

特邀主持人 ●李婕
J&S捷森国际设计创始人
上海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常务副主任

李婕女士是品牌战略设计先锋与可持续生态构建者,深耕设计领域近30年,主导过如意茵香茂御酒店、万豪威斯汀升级改造等百余个高端商业空间项目,赋能上海牌咖啡、雅斯特酒店等品牌战略升级。

主题演讲 :
酒店里的艺术与空间剪辑
——蔡文卿
studio STAY永续设计创始人

“用文化调研的方式呈现出一些意象的片段和场景,结合在我们空间的装饰里。”

蔡文卿先生在纽约及北京专业从事建筑与室内设计近30年,被评为当代文奢酒店设计的代表人物。蔡先生详细介绍了包括河南剧场酒店、重庆丽晶酒店、富国岛丽晶酒店等设计案例,展示了文化的思维片段如何融合到场景里面。

主题演讲 :
时间·空间·设计·艺术
——洪忠轩
HHD假日东方国际设计机构
香港假日东方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我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创造一种有表情、有温度、有故事情景的生活空间。”

洪忠轩先生是国际知名设计师和艺术家,作品总能营造出“如梦如幻”的空间效果,曾获剑桥大学“人居环境杰出贡献奖”、美国建筑大师奖等多项荣誉。洪先生用杭州湾湿地公园、潮州的御酒店、尺八博物馆等案例向我们传达了他希望用建筑为未来的地球留下一些温度、热情和欢乐的愿景。

主题演讲 :
在行业转弯处的酒店产品创新思考
——李瑞忠
绿地酒店旅游集团总经理

“各品牌的设计需与品牌定位、空间打造形成深度契合。”

李瑞忠先生拥有超过30年的酒店行业经验,在他的领导下,绿地酒店旅游集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经营和在建酒店已超过300家,项目分布全球5大洲14国100城。创新策略是融合设计、空间设计、服务设计和体验设计协同推进。“心价比”消费潮流下,李瑞忠先生认为酒店设计不能仅仅关注实物部分,而是要虚实结合,既要综合考虑空间的舒适性、服务的便捷度、艺术品的匹配度、用材维护的成本,还要考虑酒店用品、员工工作服等与空间环境的契合度等。

主题演讲 :
建筑修复与再生利用--意式创想为酒店与温泉疗养领域带来新视界
stefano Adrian  SAB建筑事务所唯一董事
Paolo Vinti SAB建筑事务所高级合伙建筑师
Fabrizio Carlonceli SAB建筑所合作建筑师

“在我们看来建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学科,也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一种文化装置,能够塑造空间、时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SAB建筑事务所是一家以“在地性实践与未来场景共生”为核心理念的国际设计机构,专注打造兼具人文温度与先锋表达的建筑作品,致力于通过现代建筑语言呈现自然共生的可持续美学。Stefano Adriani、Paolo Vinti和Fabrizio Carlonceli表示在设计中非常偏爱耐久真实的本土材料,这可以让建筑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保持优雅。

主题演讲 :
设计的恒久之道:构筑经久不衰的空间
——张培成(Mai Chongchaiyo)
梁志天酒店设计有限公司首席创意总监

“设计这件事,如今很多设计师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在设计项目时,去体现它的特征、它的永续性、它的独特性,并更好地结合‘可持续性’这一理念;我相信这样的设计,即是设计的恒久之道。”

张培成先生负责梁志天设计集团旗下品牌-梁志天酒店设计(SLH)的全球酒店与餐饮设计,代表作品有日本东京银座麒麟旗舰店、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澳门伦敦人酒店和澳门瑞吉酒吧等。这场演讲,他传达了SLH在可持续设计、文化融合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理念与实践,SLH将继续在设计中融入可持续性和文化元素,打造经久不衰的空间。

主题演讲 :
软品牌如何设立奢华新标
——范蓓芸
洲际酒店大中华区设计总监
奢华和生活方式品牌

“酒店本身具有这么一个历史,所以当我们接手时,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改造,让这个酒店呈现给大众的时候仍然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和它在城市中的地位。”

范蓓芸女士担任过洲际、金普顿和洲至奢选的品牌设计负责人,先后一共管理超过60个奢华酒店项目,包括大中华区第一个一线城市的上海前滩金普顿酒店,上海海鸥丽晶酒店,全球最高南京金融城金普顿酒店。范女士通过这次演讲,向听众传达了洲际酒店集团在奢华和生活方式品牌上的创新与坚持。她特别强调了洲至奢选品牌的独特性和市场吸引力,展示了洲际如何通过设计和运营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奢华体验,同时履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主题演讲 :
设计美好生活
——罗彦平
九牧集团颜值设计中心总经理

“我们的设计不仅有功能的优势,更有美学的要求。好的设计首先是美的,有优雅的比例和姿态。好的设计有亲和力的造型,整个产品设计也是温润如玉,结合了中国玉的审美理念。还有好的设计是实用的,细微之处整个圆润和玉石温润的感觉也能保持一致。”

九牧集团是全球卫浴产业数字化革命的灯塔企业、本届论坛的赞助伙伴,罗彦平先生展示了九牧通过设计与技术的结合,打造的高端化、智能化、美学化的产品,同时通过全球化布局和品牌矩阵提升竞争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卫浴品牌。九牧希望今后能与更多设计师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品牌的发展。

主题演讲 :
减少兴建,深化体验:酒店业可持续创新实践
——Joris Angevaare Studio
HBA董事合伙人

“我们要去整合,把可持续性整合到我们的社区,让我们的旅行者能够和当地的文化紧密融合,让他们有一些不同的体验。”

Joris从业20年来,从不拘泥于传统规则,勇于挑战既定教条。他是典型的“极简主义设计美学家”,可以将设计哲学与商业经济学的背景知识相结合,深入挖掘项目或客户的核心DNA,以此激发富有创意的设计概念。在演讲中他提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保的手段,更是酒店设计和运营的核心策略。通过创新设计、社区融合和历史文化的保护,酒店可以成为社区的一部分,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目标。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酒店行业,也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让更多人受益于可持续发展。

主题演讲 :
建筑作为一种记忆的存在
——戚山山
studio Ql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我不觉得建筑的技术精湛就能让一个建筑达到思维上的领先,因为它永远都是解决方式,我希望在这么自然的场景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它是一个模块,我们应该尽量剥去技术的层面,让建筑回归到自然。”

戚山山女士作为当代建筑界的杰出女性代表,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自然的洞察理解,为奢华酒店设计注入了新的灵魂。她的作品超越了传统建筑的范畴,成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品。戚女士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项目案例,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理念:建筑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记忆和情感的载体。她希望通过设计,让人们重新发现自然的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同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她的作品不仅是建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一种对未来的记忆与期待。

主题演讲 :
以设计为媒:构建酒店业的人、自然、文化共生体
——Lucas Chirnside
BAR Studio设计总监

“可以看到这个项目中很多元素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充分让阳光照射进来,让各个元素之间的隔阂和边界不再那么明显,并且回收和重复使用材料,就像大自然森林能够重新生长一样,我希望建筑能够实现自我循环、重复利用和可持续生长。”

在豪华酒店项目中,Lucas领导团队完成备受赞誉的柏悦二世古花园酒店,同时还参与了预计于2025年中旬开业的东京费尔蒙酒店设计工程,代表作有:上海URBN艾本精品酒店、北京CHAO酒店等。设计不仅仅是美学的追求,而是通过创造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将人、文化、自然和空间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深度体验和积极的社会影响。Lucas生动展示了如何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历史和自然元素,强调了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主题演讲 :
在大理
——谢柯
尚壹扬设计联合创始人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东南亚、欧洲或者南美,打动我的永远是那种民间共同生活所创造出来的一些场景或者情感连接,有时候它们突破了形式的表达,和人的状态深深连接在一起。”

谢柯先生从事空间设计20余年,坚持朴素自然的风格,擅长使用简单质朴的材料,赋予空间自然的叙事性。代表作品有拾山房酒店、既下山·梅里酒店、夕上·双廊酒店。拥有自创办品牌:生活美学集合品牌「壹集」、生活方式品牌「格外小馆」、酒店品牌「夕上」等。谢先生通过讲述自己在大理的房屋改造经历,传达了一种回归生活本质、尊重自然与人文、注重情感连接的设计理念。他强调设计不应该追求宏大叙事,而是要关注细节、保留记忆、创造温暖的空间,最终让人们在这些空间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主题演讲 :
从“孤岛”到“枢纽”:优质酒店项目如何推动社区共建与区域发展赋能
——Mark Eacott
Ennismore酒店集团全球设计副总

“世界上艺术家的数量远超艺术画廊,我希望我们酒店可以像芝加哥21世纪博物馆酒店一样,我们可以在这样的艺术画廊里沉浸,让整个酒店成为一个艺术馆,它既可以提供酒店的服务,又可以进行艺术的享受。”

2018年,Mark从洛杉矶来到迪拜,加入Ennismore酒店集团,担任全球设计副总,与Charlie North共同领导Ennismore全球设计团队。本届论坛,他首次在国内公开讲述旗下酒店品牌奢华设计。Mark认为酒店不仅仅是住宿场所,而是一个能够与社区、文化和环境互动的开放空间。酒店应该成为社区的一部分,通过设计、活动和服务,创造独特的体验,吸引旅行者和本地居民。生活方式酒店的成功在于其与社区、文化和环境的深度融合,以及通过创新设计、活动和服务,创造远超传统住宿的体验。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升酒店的品牌价值,也可以为社区和环境带来积极的改变。

02 大咖云集,圆桌论坛

本次圆桌论坛围绕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与社区的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等主题展开,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和运营提升酒店项目的可持续性、文化价值和社区影响力。

本场圆桌论坛主持人
——国际知名媒体人Guy Dittrich

 Guy Dittrich 讲述了生态和融合的定义关系,讨论人类和环境、社区、酒店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设计项目与社区的人进行更好的融合,包括如何和这些社区的人进行互动、协作。主张通过社区的多面性,帮助酒店吸引到更多的用户。

Joris Angevaare
(Studio HBA董事合伙人)

Joris强调古建筑和旧建筑改建的重要性,重视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他主张在改建过程中进行可持续性评估,尽可能地保护现有建筑,并与当地艺术家合作,利用艺术提升用户体验,实现本地化和成本控制。

Mark Eacott
(Ennismore酒店集团全球设计副总)

Mark重点讨论了品牌标准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利用现有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并建立新的品牌标准。他提出可以创新改造旧建筑,将旧办公楼改造成酒店,并通过增加业态和功能激活社区。同时,他强调设计的三维效应,通过空中大堂的绿洲形象等设计,建立用户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Lucas Chirnside
(BAR Studio设计总监)

Lucas以嘉佩乐酒店为例,强调建筑改造的长期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设计讲述文化故事,使酒店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他讨论了如何通过设计使酒店更好地融入社区、优化功能、提升社区的通达性和便利性。他提出即使在城市背景下,也要努力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将自然景观融入建筑内部。

/ 特别鸣谢 /

分享

E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Baidu
map